电磁阀(Solenoid valve)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

在维护电磁阀是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尤其在水处理等场景中,水质、压力、环境等因素可能加速部件损耗。以下从日常检查、定期清洁、部件维护、环境控制等方面,详细说明维护要点:
一、日常运行检查(每日 / 每周)
观察运行状态
听声音:通电时是否有 “咔哒” 吸合声,断电时是否有复位声,无声音可能是线圈故障或阀芯卡阻。
看泄漏:检查阀门连接部位(如法兰、螺纹接口)及阀体本身是否漏水,轻微渗漏可能是密封件老化,严重漏水系阀芯未关严。
测参数:用万用表检测线圈电压是否正常(如 AC220V、DC24V),电压不稳会导致线圈过热或动作异常。
记录异常现象
若出现 “通断延迟”“频繁卡顿”“功耗骤增” 等情况,及时停机排查,避免故障扩大(如卡阻可能导致线圈烧毁)。
二、定期清洁与疏通(每月 / 每季度,根据水质调整)
预处理保护
确保电磁阀前端安装Y 型过滤器(滤网精度≥100 目),拦截原水中的泥沙、铁锈、颗粒杂质,每月拆开过滤器清洗滤网,防止杂质进入电磁阀堵塞阀芯或先导孔。
拆解清洁阀芯
步骤:
关闭电磁阀前后端阀门,切断电源,释放管道内压力;
拆卸阀体(注意记录部件安装顺序,避免装反);
取出阀芯、弹簧、密封件,用清水冲洗表面杂质,若有顽固污垢(如水垢),可用弱酸性溶液(如柠檬酸)浸泡后刷洗(避免划伤密封面);
疏通先导式电磁阀的先导孔(细小通孔,易被杂质堵塞),可用细针或压缩空气清理。
三、核心部件维护与更换
密封件(橡胶垫、O 型圈)
作用:防止漏水,材质需匹配介质(如含氯水用 EPDM 橡胶,高温水用氟橡胶)。
维护:定期检查是否老化、开裂或变形,建议每 6-12 个月更换一次(尤其在水质差或高温环境中)。
线圈
作用:提供电磁力,避免过载、潮湿或频繁通断(寿命约 10 万次以上)。
维护:
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松动、氧化,定期用砂纸清理并紧固;
环境潮湿时,加装防水罩或涂抹绝缘漆,防止线圈短路;
若线圈发热严重(超过 60℃)或烧毁,需更换同型号线圈(注意电压、功率匹配)。
阀芯与弹簧
阀芯磨损会导致密封不严,弹簧弹力不足会影响复位,若发现阀芯有划痕或弹簧变形,及时更换(建议选择原厂配件,保证尺寸匹配)。
四、环境与工况控制
避免极端条件
温度:远离热源(如锅炉、蒸汽管道),电磁阀工作温度通常为 - 5~80℃,高温环境需选耐高温型号;
湿度:保持安装环境干燥,露天安装需加防雨罩,防止阀体锈蚀或线圈受潮;
振动:固定管道和电磁阀,避免长期振动导致部件松动或阀芯卡阻。
优化运行工况
压力:系统压力需在电磁阀额定范围内(如先导式通常 0.1~1.6MPa),压力过高会导致密封件损坏,过低可能使先导式阀门无法打开;
介质:若水质含腐蚀性物质(如酸碱、氯离子),需选用不锈钢阀体和耐腐密封件,避免材质被侵蚀。
五、长期停用保护
若设备需停用超过 1 个月,需做好以下保护:
切断电磁阀电源,关闭前后端阀门;
排空管道内的水(尤其冬季,防止冻裂阀体);
拆解阀芯组件,清洁后涂抹防锈油(金属部件)和硅脂(密封件),再重新装配;
定期通电(每月 1-2 次,每次 5 分钟),防止阀芯与阀座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