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光纤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基于光在光纤中传播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检测光信号的参数变化(如强度、相位、波长、偏振态等)来反推被测物理量。其核心机制可分为功能型和非功能型两类,具体原理如下:

一、功能型光纤传感器(本征型)
光纤本身既是传输介质,又是敏感元件,通过外界物理量直接改变光纤的物理特性(如折射率、几何形状),进而调制光信号。
1. 强度调制型
原理:外界物理量(如压力、位移)导致光纤弯曲或微弯,使部分光泄漏到包层中,引起传输光强衰减。
典型结构:
微弯传感器:光纤夹在两块带有周期性齿的板之间,压力使光纤弯曲,光强随弯曲程度变化。
宏弯传感器:光纤绕成环状,外界压力改变环的曲率半径,导致光强损失。
应用:压力、位移、振动测量。
2. 相位调制型
原理:外界物理量(如温度、应变)改变光纤的长度(L)或折射率(n),导致光程差(Δφ = (2π/λ)·Δ(nL))变化,通过干涉技术检测相位差。
典型结构: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两束光分别通过参考臂和传感臂,外界物理量改变传感臂光程,两束光干涉后光强变化反映被测量。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FPI):利用光纤端面反射形成的腔长变化检测压力或温度。
应用:高精度应变、温度测量(精度可达纳米级)。
3. 波长调制型
原理:外界物理量改变光纤光栅的周期(Λ)或有效折射率(n_eff),导致反射或透射光谱中心波长偏移(Δλ = 2ΛΔn_eff + 2n_effΔΛ)。
典型结构: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周期性折射率调制结构,波长偏移与应变、温度呈线性关系。
长周期光纤光栅(LPG):周期较长,对包层模敏感,适用于浓度、折射率测量。
应用:温度、应变、压力、折射率测量(抗干扰能力强,适合复用传感)。
4. 偏振调制型
原理:外界物理量(如应力、磁场)引起光纤双折射或偏振态旋转,通过检测偏振光状态变化(如斯托克斯参数)反推被测量。
典型结构:
保偏光纤传感器:利用高双折射光纤,外界应力改变双折射轴方向,导致输出偏振态变化。
磁光光纤传感器:磁场引起法拉第旋转,偏振面旋转角度与磁场强度成正比。
应用:电流、磁场、应力测量。
二、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传光型)
光纤仅作为光传输介质,敏感元件独立于光纤(如膜片、反射镜),通过外界物理量改变敏感元件状态,进而调制光信号。
1. 反射式强度调制
原理:外界物理量(如液位、位移)改变反射镜位置,导致反射光强变化。
典型结构:
液位传感器:光纤末端连接反射膜片,液位变化改变膜片位置,反射光强随之变化。
位移传感器:反射镜与被测物体连接,位移通过反射光强检测。
应用:液位、位移、压力测量。
2. 透射式强度调制
原理:外界物理量(如浓度、气体)改变敏感材料透光率,导致透射光强变化。
典型结构:
气体传感器:光纤末端涂覆荧光材料,气体浓度改变荧光强度或寿命。
浓度传感器:敏感膜片对特定物质吸收光,透射光强与浓度相关。
应用:气体检测、化学浓度测量。
三、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基于光散射效应(瑞利、拉曼、布里渊散射),通过光时域反射技术(OTDR)实现长距离连续监测。
1. 瑞利散射
原理:光纤不均匀性引起散射,散射光强与位置相关,用于定位故障点。
应用:光纤链路故障检测。
2. 拉曼散射
原理:温度变化引起斯托克斯光和反斯托克斯光强度比变化,用于分布式温度测量。
应用:电缆温度监测、火灾报警。
3. 布里渊散射
原理:应变和温度变化引起布里渊频移(Δν_B ≈ C_ν·Δε + C_T·ΔT),通过频移检测分布应变和温度。
应用:桥梁、大坝结构健康监测。